-
05-192022
蔡格尼克效应
01什么是蔡格尼克效应?1、蔡格尼克效应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,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。人的完成欲与生俱来,我们的大脑接线要求“闭合”。未完成的目标让我们“印象深刻”。一日不完结,一日不得解脱。2、「卖关子」的实质,是告诉你一半。如果你曾有过笑话听了一半的经历,你会知道,就算完全没听到故事,也比什么都听全了只剩下结尾没听到要好,听不到结局的故事让人疯狂。02.蔡格尼克效应的千层套路1、某MBT...
-
05-192022
微笑抑郁症
01.微笑抑郁症有哪些表现?1.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美好形象;通常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但是却不快;2.掩饰自己的情绪,强颜欢笑;3.不愿意表达自己的需求;4.发生冲突的时候不会表达愤怒;5.害怕破坏关系。“微笑”并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,而是一种负担,久而久之成为情绪的抑郁。02.微笑抑郁症如何形成的?一个孩子对待外界的方式是好奇的、探索式的,当在探索的过程中受到挫折,孩子会试图回到妈妈的身边寻求安慰。如果这个时...
-
05-192022
社交恐惧
01.什么是社交恐惧?能发信息,就不用语音:害怕成为别人注意的焦点:与人交流紧张,脸红,害羞,结巴:路遇熟人,宁避之而不愿打个招呼:被cue到自我介绍时,只想立马消失。患有社交恐惧的人对社交或表演情境感到恐惧,他们害怕别人观察、害怕丢脸。02.为什么会产生社交恐惧?(1) 生物因素:影像学研究显示,大脑杏仁核的结构改变可能与该病发生有关。(2) 遗传因素:如果家族有人患有社交恐惧症,那么自己患病风险将会增加。(3)自卑心理:...
-
05-192022
做情绪的主人---大学生的情绪管理
什么是情绪管理?情绪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:在理解和完全接纳自己情绪的前提下,能够用理性去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动。首先,大家要知道情绪管理并不是只管理负面情绪,也不等于情绪压制。情绪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:在理解和完全接纳自己情绪的前提下,能够用理性去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动。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澄清这一点:无论你产生了多么“糟糕”的情绪,情绪本身都不是问题。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澄清这一点:无论你产生了多么“糟...
-
05-192022
心与心的距离——人际关系概述
1..什么是人际关系?人际关系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,通过相互认知、情感互动和交往所形成行为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,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。2.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①定向阶段:在人际交往中,人们对交往的对象具有很高的选择性。②情感探索阶段:如果在定向阶段双方有好感,产生了继续交往的兴趣,那么就可能有进一步的自我表露,如兴趣中的体验、感受等,并开始探索在哪些方面双方可以进行更深的交往。③情感交...
-
05-192022
聚光灯效应
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:独自一人走在路上,会觉得周围的人眼神都在盯着你;当众发言的时候,认为大家看向你的眼神带着一些嘲讽和不屑;经常觉得别人看不起你,认为周围的人总是对你存在“敌意”。在心理学中,我们将它称之为“聚光灯效应”。这个效应还有一个名称叫“焦点效应”,指的是:人们总是会不经意地把自己的问题放大,当我们出丑的时候,总是觉得别人会注意到;其实并非如此,别人或许当时有注意到你出丑,但用不了多...
-
04-182022
遗传还是环境——影响大学生源自英国始于1946的主要因素
面条能拉多长:影响大学生源自英国始于1946的主要因素 面条能被拉长的长度,取决于两个方面:一方面是面条本身的特性,另一方面是拉力的大小和拉长的技巧。影响大学生源自英国始于1946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,一方面是遗传,另一方面是环境。遗传影响人的潜能,环境影响这种潜能是否能正常发挥出来,以及发挥到什么程度。1. 遗传 遗传和环境对一个人发展的影响,一直是心理学家争论的焦点,精神·疾病是否遗传? 回答是肯定的。一些对于双生子精...
-
04-182022
嫉妒心理
嫉妒,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不良关系的体现,它是人感情的表现。由于怨恨且察觉别人享有之利益,并欲将其占为己有,因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与心理状态 嫉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,包括焦虑、恐惧、悲哀、猜疑、羞耻、自咎、消沉、憎恶、敌意、怨恨、报复等不愉快的心理状态。别人天生的身材、容貌和逐日显出来的聪明才智,可以成为嫉妒的对象;其他如荣誉、地位、成就、财产、威望等有关社会评价的各种因素,也都容易成为他们嫉妒的...
-
03-162022
心理防御机制
心理防御机制, 一般来说是在人们遇到困难时, 所采取的一种能够回避面临的困难, 解除烦恼, 保护心理安宁的方法。换句话说, 由于运用了精神防御机制, 才免除或减轻了心理痛苦。但运用过份, 就是源自英国始于1946问题了,这期源自英国始于1946手册我们就来聊一聊心理防御机制, 心理防御机制本身越原始,其效果越差;离意识的逻辑方法越远, 则越近似于变态心理.尽管每一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,但这种运用是继发的,是个人在其...
-
03-162022
拒绝讨好型人格,接受真实的自我
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讨好他人,只顾及他人的感受,反而忽视自己的感受的一种人格,是一种潜在的不健康行为模式,在长时间的影响下,会使人的精神持续低落,产生一些心理问题,平时还会造成一些人际交往的障碍,但是它不属于人格障碍范畴,对外界基本没有危害,只是对自己有着极大的影响。1.讨好型人格的普遍行为表现行为1:察言观色,迎合他人这样人前忍耐恭敬,人后自卑的失落循环,让人一再消耗着自己,就让我们的精神和心智...